2015-01-24 浏览量 2800
供油方式
向摩擦表面供油有强制供油、飞溅润滑和油雾润滑等方式。①用泵强制供油:对于高速高负荷的摩擦表面,例如向曲轴主轴承[轴承:轴承(“Bearing”,日本人称“轴受”)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和摇臂轴轴承等用机油泵强制供油,即压力润滑,以保证润滑可靠。对于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气缸套,为了减小与活塞的摩擦也采用强制供油润滑。②飞溅润滑:靠运动件把润滑油飞溅到摩擦表面上。对于负荷轻、滑动速度低的摩擦表面,如气缸套内表面、活塞裙部和凸轮表面的供油均属飞溅润滑。③油雾润滑:如气门调整螺钉球头、气门杆顶端等处,利用油雾粘附于摩擦表面周围,而后再渗入摩擦部位进行润滑。大多数内燃机都同时采用这 3种供油方式,以满足各类零件摩擦表面润滑的需要。
组成
内燃机润滑系统一般由润滑油泵、滤清器、安全阀、冷却器等组成。①润滑油泵:把润滑油供给各摩擦表面的泵油件。②机油滤清器:起滤清润滑油的作用,以免金属屑、硬质颗粒等杂质混入摩擦表面。③安全阀:滤清器堵塞时仍可通过安全阀将润滑油旁通供应给摩擦表面。④机油冷却器:润滑油流过摩擦表面后接受摩擦热使油温增高,冷却器则将润滑油冷却到适于轴承工作的温度。⑤油底壳:用于储存润滑油。⑥油压表:用于监视供油压力是否正常。油压过高可能引起管道破裂、密封件损坏和影响润滑油摸的形成;油压过低则难以保证润滑作用。⑦调压阀:按内燃机运转需要对油压进行调节。⑧油温表:用于监视润滑油温度。大功率柴油机还装有低油压自动停车或卸载装置。
流程
图[润滑系统示意图]为内燃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内燃机工作时,润滑油泵通过滤网从油底壳将润滑油吸入,提高油压后泵出,经油路送入机油冷却器和粗滤器。滤清后的润滑油,一路流往曲轴主轴颈和连杆轴颈后从摩擦表面流出,有部分润滑油被飞溅到气缸壁面、凸轮表面和活塞销处,然后流回油底壳;另一路流往凸轮轴轴承处,再经油路送至气门摇臂轴轴承处,然后流回油底壳。从润滑油泵泵出的油流经精滤器,精滤后直接流回油底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