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快速报价可来图加工
购物车0

最新加入的商品

您的购物车中暂无商品,赶快选择心爱的商品吧!
扫描

管理工程:泰勒制

2015-03-19 浏览量 2802

        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对工业企业生產经营活动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技术。企业系统由人﹑资金﹑设备﹑原材料﹑任务和信息六个要素组成﹐它们都要满足一定的制约条件。进行经营管理首先要认识它们的制约条件﹐从而能动地求得在制约条件下系统的最优运转。制约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规律的制约﹐一类是技术条件的制约。在制约条件下求得总体最优是企业系统工程的核心问题。企业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工业企业管理方法最优化﹑管理工具现代化和管理结构合理化。
发展简况 19世纪末﹐工业生產逐渐从家庭手工业生產方式转变到社会化生產方式。於是生產过程的组织和管理逐渐成为专门的工作。企业管理的最初阶段是一切按照管理者的经验办事。企业管理成为一门科学则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1911年美国工程师泰勒﹐F.W.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泰勒制。从此企业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泰勒制规定在一定的设备条件和工作环境下工人合理操作的顺序和方法(即动作研究)﹐以及每一操作工序的合理时间标準(即时间研究)。泰勒还研究了劳动与管理的合理分工﹑计件工资制度和对工人进行技术训练等问题。1913年美国企业家H.福特提出按传送带速度组织生產﹐在他创办的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装配车间採用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生產线。1916年法国工程师H.法约尔提出经营管理理论。1920年德国企业管理家M.韦伯提出组织机构论。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当时都起了加强生產现场组织和管理的作用﹐提高了劳动生產率﹐但都未涉及企业生產经营系统总体最优的问题。
50年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生產社会化程度不断扩大﹐使企业生產经营活动已超越国界的限制。因此﹐信息和决策是否準确﹑及时﹐关係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要求企业不断生產新的工业產品来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工业產品朝大型化(如化工﹑炼油﹑冶金设备等)﹑微型化(如电子產品)﹑精密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增加了產品本身和生產技术的复杂程度。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专业技术来解决工业產品开发和生產中的各种问题。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企业生產经营活动更加讲究经济效果﹐以最少的消耗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满足以上要求﹐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相互配合和协调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响生產经营和组织管理的因素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作出正确决策。企业管理进入系统管理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