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用钻头(见木工刀具)在工件上加工通孔或盲孔的木工机床。木工钻床有卧式和立式,单轴和多轴之分,主要用于木料钻孔、加工圆榫孔和修补节疤等。立式单轴木工钻床与切削金属的立式钻床结构相似,钻头夹持在主轴下端的钻夹上,由电动机带动旋转,工件放在工作台上,可用手动或自动进给。多轴木工钻床(见图[多轴木工钻床])用于加工板式家具的圆榫孔,有单排和多排之分。每排钻轴由单独电动机通过齿轮驱动,钻轴中心距为32毫
2015-03-04 阅读量 2791
导读:1、一个主唇带有弹簧的油封,依靠密封刃口单方面防止泄漏时适用。 工作条件: a.旋转速度: 0~25m/s b.工作压力: 0~0.05Mpa c.工作温度: -35~120℃ d.密封介质: 润滑油、润滑脂、水等 2、双唇带有弹簧的油封,以主唇防止泄漏,副唇防止灰尘、水份的进入时适用。 工作条件: a.旋转速度: 0~25m/s b.工作压力: 0~0.05Mpa
2015-03-04 阅读量 1455
导读:(1)适应性好,具有高低温性能,可在室内外、南北方通用。 (2)润滑性、抗磨性好,不甩油、不干涸、不乳化、不流失、润滑脂本身不应含有固形物。 (3)抗氧化性能好,经长期使用后,润滑脂的外观颜色、酸硷度变化小,无明显氧化现象。 (4)流动性好,一般要求使用温度在-25°C—120°C,启动力矩小,运转力矩低,功耗少,温升低。 (5)防锈性、防盐雾能力强,抗水性好,可适用于苛刻的工作环境。
2015-03-04 阅读量 1433
导读:通常我们使用FAG非标轴承[轴承:轴承(“Bearing”,日本人称“轴受”)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的时候都是不注意要点的,这样很容易让我们的轴承得不到最好的运转状态和最长的使用寿命,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如何掌握这些使用时候的要点和怎样检测FAG非标轴承游隙的方法,
2015-03-04 阅读量 1437
导读:在冲压生产中,经常遇到无凸缘壁件的拉深加工,如果薄壁件形状较为复杂,在冲模设计中就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1)因出料要求凹模不能采用整体形状,但由于工件开头复杂,凹模需整体加工,这个矛盾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2)由于拉深件下料进要留出修边量,故在拉深后应有切边工序,无论在车床上用专用夹具加工还是留修边最后磨削加工,都趣在效率低,易破坏工件外形等问题。 我厂生产的YJH256液力变矩器泵轮外环
2015-03-03 阅读量 2780
导读:ABS 容易燃烧 黄色火焰 无烟 AS 同上 同上 浓黑烟 PE 同上 下黄上蓝 上端蓝色 PP 同上 同上 少量黑烟 PS 同上 橙色 浓黑烟,有炭灰 PC 缓慢燃烧 黄色 同上
2015-03-03 阅读量 2791
导读:在平面轴承[轴承:轴承(“Bearing”,日本人称“轴受”)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的使用过程中润滑这一过程是比不可少的,然而润滑的方法又有很多,各种润滑方式在润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使用者的迷惑,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IKO轴承[IK
2015-03-03 阅读量 1434
导读:提高生产率是机械制造领域的永恒课题,也是当前机械制造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高速加工是目前获得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关键在于创造条件,迅速普及。 机械制造领域当前发展的特点是:难切削材料的大量出现使加工难度明显增加;加工中也提出了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如硬切削;为了保护环境,要求少用或不用切削油剂,即实现干切削或半干切削。总之,机械制造面临许多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生产率,必须综合利用
2015-03-03 阅读量 2809
导读: 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是精密、、长寿命的模具。它适用于冲压小尺寸、薄料、形状复杂和大批量生产的冲压零件。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的工位数可高达几十个,其模具能自动送料、自动检测出送料误差等。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常用于高速冲压,因此,生产率极大地提高,并减少了手工送料的误差,减少了冲压设备和工人,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对于普通模具来说,多工位精密自动级进模结构比较复杂,制造
2015-03-03 阅读量 2796
导读:FAG轴承[FAG轴承:主轴轴承是由实心内圈、外圈、球、以及带有实心窗口保持架的保持架组件构成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腐蚀的原因和预防方法FAG轴承[FAG轴承:主轴轴承是由实心内圈、外圈、球、以及带有实心窗口保持架的保持架组件构成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腐蚀是由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所引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1、金属表面光洁度(氧浓度差电池腐蚀)。 2、金属材料本身化学成分和结构。 3、
2015-03-03 阅读量 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