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5 浏览量 2552
看看机器人会抢走谁的饭碗
19世纪初的一天,英国诺丁汉郡一处荒原上人群越聚越多。他们衣着褴褛,面色愤怒,在一位情绪激昂的演讲者带领下,拿着锄头和锤子奔向附近工厂,要砸毁那些不久前刚刚安装的机械纺织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手摇纺织工就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技术革新。这些从低级劳动中释放出来的工人当时无法想象,那一次革新给未来世界带来多少丰富多彩的可能性。
如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又把人类放在科技进步的门槛上。正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五花八门的机器人更是让人们感觉未来无限可能。《瑞士商报》在近期刊发的文章中,甚至已经在探讨机器人“抢走饭碗”的概率。那么,当下人们从事的工作哪些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
重体力劳动者最“危险”
在大型制造业工厂中,机器人不再是科幻小说的概念,已逐步在重体力劳动及对精准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开始取代人类。当电视编辑制作汽车工业新闻短片时,机械手臂组装车辆的场景早就成为“标准画面”。除此之外,搬运机器人、家政机器人等新的人工智能产品也已经突破概念的局限,开始出现在真实生活中。不仅是外表酷炫的机械手臂或机器人,人工智能其实早就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银行可以通过人工语音识别客户的真伪;广告公司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客户群体特征;城市管理机构使用人工智能规划交通和建筑布局。
而若要回答当下什么样的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最容易被取代,则必须要先了解人工智能有哪些优势。
首先,作为一种技术革新,人工智能带来的是低成本和率。机器能够突破人类在体力和精力上的局限,实现生产效率的几何级提升。其次,人工智能更为精准。在需要大规模数据分析和精细作业的领域,机器完善了人类难以克服的生理和情感因素,可以得到仅凭人工无法达到的结果。最后,人工智能开拓了新的领域,如智能导航、大数据分析等。
基于这些特征,第一个受到机器人冲击的行业就是大型制造业和重体力劳动。例如,中国某些著名的代工工厂,往往雇用大量的工人在流水线上三班轮换完成一些程序化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将是机器人出现后最先受到威胁的。现在,那些曾经被诟病因生产流程单调枯燥而把工人变成“机器人”的产业已经真的开始使用机器人,效率和成本完胜人工。
替代收银员、司机……甚至记者!
程序化的工作同样易受机器冲击。在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机对话的时代,政府办事机构、银行柜员、企业客服等领域的工作正逐步实现自动化。在拨打各类热线时,人们“按0”选择人工服务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自动化已经开始替人类解决问题,类似Siri这种具有语音识别和智能分析的软件甚至都已经能够实现简单情感交流。
人工智能开创的新领域也在淘汰着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无接触支付技术的出现,就让超市收银员等工作变得岌岌可危;自动驾驶技术的完善也可能让司机这个行业发生危机;GPS和智能导航也早就让纸质地图出版社的日子难过了起来。
不难看出,在新一轮“人机大战”中,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不仅在不少领域挑战人类原本的专利,还在新的领域“大包大揽”。照这种趋势下去,或许在几十年后,类似于本文这样的文章也会由人工智能程序代工。事实上,不少新闻机构也在尝试用程序撰写稿件,在金融信息、财经分析等领域,人工智能不仅比记者速度快,还极少会出现低级错误。
难怪,包括史蒂芬·霍金在内的不少人都在怀疑人类的未来,我们会不会被人工智能统治?会不会遭遇《我,机器人》里描述的那种“机器人进攻”呢?在计算机能够跟人类博弈象棋的时代,有哪些工作是只能由人类来做,只有人类才能做好的呢?
“富含思想”的职业难以取代
今年11月,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英文系教授、著名的中文诗歌译者和编辑石江山,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国家图书馆的一次演讲中提到数码时代的翻译。他并没有因为网络翻译引擎算法不断优化而担心,而是提到新技术对文学翻译的帮助。
石江山说,文学译者要跟原作者就作品的含义反复沟通交流,对文字进行多遍翻译、打磨和修改,但这些试图诠释作品真实意义的努力并不会出现在读者眼中。读者只能依赖最终的翻译文本去了解大意,而不能透过翻译的过程了解作品透露的思想。
数码时代,出版社设立了在线资料库,把译者和原作者沟通往来的信件、每一版不同的翻译都呈现在网络上,给读者最大可能的空间去研习一个作品。例如,当英文读者不理解《Sandalwood Death》中的描述文字,他们完全可以在网络资料库中查看作者莫言给译者的信,看到他亲笔画出的“檀香刑”刑具,体会译者的文本如何展现了原作者的意象。
即便人工智能发展到能够准确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也很难把文学艺术蕴含的思想完整地展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不仅没有取代人类的可能,反而是人类为自己开发的一种有趣的辅助工具,填补了人类的弱点,还放大了人类的创造性。
“人机共生”才能完成社会优化
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洛夫伦斯是早期“分析机械”的专家。她与20世纪著名的“计算机之父”图灵有一段跨越时空的论辩。洛夫伦斯认为,机器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工作,不能够独立思考;图灵则认为“洛夫伦斯之辩”不对,人类能够设计出“智能机器”。
如今,没有人能够对这段论辩给出一个结论。尖端的人工智能发展的确已经开发出具有初步学习能力的机器,但科技人员试图模仿人脑设计电脑的努力似乎还是在原地踏步。
人工智能专家斯图亚特·罗塞尔和彼得·诺维格就曾说:“要知道,人类所有神经元和突触都能在同时间一起运作,时下常见的电脑却只有一颗或少数几颗中央处理器而已。”
就像石江山在数码时代所做的翻译革新一样,技术人员正在尝试的是一种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发展的“人机共生”模式。例如,IBM公司生产的医学机器人“华生”在面对病人时可以依据症状把可能性展现给医生,而医生可以凭借专业才能更好地做出判断,试图凭借人工智能帮助医生提升工作效率。
在讨论机器人或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的工作时,人们往往把机器人和人对立起来,去分析机器人能不能独立完成所有人类能够完成的事情。但当人类和机器能够实现一种相互促进的生态模式,岂不是能够更好地完成社会工作的优化组合?
事实上,人类自打直立行走以来,就不断地寻找帮手、制造工具。当机器代替了卓别林在《黄金时代》中拧螺丝钉的机械工作,卓别林们才有机会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去开发更高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
换句话说,如果新闻机构真的能够凭借机械完成常规性报道,并不会剥夺记者的工作,而是给他们时间去更深入地投入其他类型的深度报道,丰富人类信息的传播。
机器人不是人类的“潘多拉魔盒”
不可否认,就像工业革命时代的纺织工人一样,大规模机器生产让他们失去了工作,甚至部分工人生计无着,这种危险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并非完全不存在。不过,不能说这种危险是技术的失败,而是生产组织方式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失败。如今,当我们回过头探讨工业革命时,对于这些工人的同情集中在对资本主义原始财富积累的批判,而不是指责机器。同样,在新科技时代,要讨论的是如何顺应科技的发展,引导社会组织结构在新时代平稳过渡。
著名科技公司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过去一个世纪以来,机器不断取代人力,这样的趋势今后也会继续,但短期内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会消失。他说,劳动力的需求会随着科技发展转移到新的领域,因为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总需要拥有更多产品、娱乐、创意或各式各样的事物。短期内,工作机会并不会消失,只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的地方;长期来看,人们会有更多时间从事娱乐活动和创造性劳动。
的确,人类无法像计算机那样检索海量数据,也不能像工厂里的机械手臂那样强壮精准,但人类可以编写程序、制造机器人,也可以在机器帮助下创造性地推动新的社会需求,延续艺术和哲学创作。当机器把人类从例行工作中解脱出来,人类就拥有更大的可能向那些需要创造力、沟通能力的领域进军。机器人是人类的造物,而不是人类的“潘多拉魔盒”。
当然,机器人的发展就像机械大工业时代一样,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对于新兴发展中国家而言,类似模式并不陌生:利用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大规模开展制造业,以“世界工厂”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过,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模式弊端也十分明显,在科技大发展时代,盈利空间越来越小,还占用大量人力,阻碍创新的发展。
科技推动经济模式的变革。面对“无形的手”的挑战,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结构性失业,如增加失业者的社会保障、向不掌握高科技的劳动力提供必要的技术训练和就业制造、调控宏观经济和产业布局等,通过这种方式转移过剩劳动力,才能在科技时代实现生产关系的“软着陆”。
安昂自营
安昂自营
安昂自营
普尔世
普尔世
安昂自营
安昂自营
安昂自营
安昂自营
安昂自营